商丘市文化路小学组织开展“爱家乡 · 游商丘”志愿讲解研学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作为新时代的少先队员,不仅要在课堂上学好知识,更应该走出校园在探索中增长知识、在实践中培养能力、在行走中传承文明。
2023年12月23日,商丘市文化路小学在商丘博物馆开展以“爱家乡 游商丘”为主题的志愿讲解研学活动。通过讲解和参观博物馆里的馆藏文物,沿着古人的足迹,回溯历史,探秘家乡文化。校党支部书记李斩棘、校长杨玥、副校长张洁及学校部分教师、少先队员志愿者及家长参加此次活动。
首先,由少先队大队委代表陈佳瞳同学介绍博物馆总体概况以及在博物馆开展研学课程的意义。
接着商丘博物馆刘芳馆长为本次活动致辞,她表示非常欢迎“志愿讲解员”的到来,并向大家介绍博物馆内陈列品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以及博物馆在青少年的成长中起到的教育作用。
随后副校长张洁对此次博物馆课程研学做动员讲话,她给同学们讲解了本次研学活动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安全、纪律、文明专题教育,让孩子在活动中用心去感悟“什么是文化”,并以最饱满的热情投入本次活动中来,做到研有所思,学有所获。志愿讲解研学活动拉开了序幕。
活动开始,志愿讲解员们在辅导老师的带领下,依次有序的进入馆内,找到各自要讲解的文物展品。
从“商丘古代史”前言到“宗庙祭祀”,志愿讲解员们以铿锵有力的声音向大家讲述了商丘悠久的历史文化,让大家真实的触摸了家乡的过去。不论是从身体形态还是语言表达方面,讲解员们都展示出了优秀的自己,参观者不仅认真聆听讲解,还跟孩子们进一步交流彼此对文物的认知,最后给小志愿者们竖起了大拇指!对于这次志愿讲解活动,家长纷纷表示不仅锻炼了孩子的口语能力,还丰富了孩子的历史文化知识,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希望学校可以多举办这类的活动。
讲解活动结束后,由博物馆讲解员刘萌老师对文化路小学志愿讲解员进行专业培训。刘老师从讲解时的眼神交流、站立姿势、语言表达、讲解技巧、讲解礼仪等诸多方面进行了细致讲授,并让志愿者们现场学习展示。志愿讲解员用心聆听、认真学习,最后更表达了愿做历史文化守护人和传承人的决心。
作为参观人员的学生代表表示参与此次活动受益匪浅。他们不仅感受到了古代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更感受到历史的沉积与厚重。作为商丘的一名少年,他们将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自己的祖国,长大后要为社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最后,学校领导为此次活动做总结。杨校长表示博物馆研学活动不仅可以增长见识、锻炼能力,还可以让孩子们更好的了解自己家乡的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增强文化自信,培养其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精神。李书记在孩子们的掌声中走向讲台,她告诉孩子们,文物是宝贵的,孩子们的此次研学经历更是难能可贵。孩子们从小就了解家乡的历史和文化,并为传播家乡的文化贡献了一份力量,她为孩子们感到骄傲。
一座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本次研学既是一次丰富的综合实践活动,更是一次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的教育实践。商丘市文化路小学(商丘师院附小)师生紧跟步伐,将课堂搬到博物馆,探索教室以外的“大课堂”、课本以外的“大视野”。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拓展教育情境,让学生在眼观耳闻演说中,涵养历史思维,厚植家乡文化,领略商丘大地风采!
大家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要积极迎接学习中的挑战,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传承红色基因,做新时代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今后,学校也将继续开展各类主题实践、加强劳动实践、开展研学旅行,通过不同主题的实践活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切实回答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不断为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不懈努力!